松之王者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余昌明作品《古曲》(黑松,80×70cm)

榮獲「至美里安 · 第六屆盆景藝術展覽會」金獎

 

眾多的盆景樹材之中,國人對松樹歷來情有獨鐘。其中,最受盆景愛好者青睞的樹種之一便是素有「松之王」美譽的黑松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順德千葉松園內的黑松

 

spacer.gif

▲張新華作品《風霜雪雨鑄松魂》(黑松,樹高130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陳國健藏品(黑松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楊貴生藏品(黑松,高90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楊貴生藏品(樹高95cm)

黑松,「原產日本及朝鮮南部海岸地區。中國旅順、大連、山東沿海地帶和蒙山山區以及武漢、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引種栽培。」(見《中國植物志》 卷7 )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可達2米;幼樹樹皮暗灰色,老則灰黑色,粗厚,裂成塊片脫落;枝條開展,樹冠寬圓錐狀或傘形;一年生枝淡褐黃色,無毛;冬芽呈銀白色,圓柱狀橢圓形或圓柱形,頂端尖,芽鱗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,邊緣白色絲狀。成樹時,樹皮呈灰褐色,有龜甲狀縱深厚片裂紋,觀之具有健碩粗壯的美感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韓國金世元作品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日本木村正彥作品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小林國雄作品,榮獲第71屆國風盆栽展「國風賞」

 

黑松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,庭院、陽臺均可培養,在我國多被用來作為庭園觀賞樹種。其樹姿古雅,四季常青,枝幹橫展,樹冠如蓋,無論是栽植於庭院,還是培養成盆景,黑松都可謂極富觀賞價值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順德千葉松園園景

 

王選民大師談松樹盆景的創作

 

首先應該明確盆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,盆景具備中華民族文化的特徵,它飽涵著中國人的審美觀、人生觀,所以盆景人都應具備高素質的民族文化修養,修養越深,其作品境界和格調會越高,松柏盆景更是如此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王選民作品(樹高58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趙慶泉作品《凝望》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趙慶泉作品《清影》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趙慶泉作品《出塵》(樹高106cm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趙慶泉作品《逸趣》(樹高86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張志剛作品《飛天》(樹高85cm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王昌作品《醉》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許憬作品《松韻》

 

二是對傳統盆景的繼承,沒有傳統就沒有現在,沒有繼承就是沒有本源。在研究傳統盆景時要對不同歷史時期、不同藝術形式、不同的藝術風格,進行認真深入的、全面的分析。如所用素材特點,表現形式,作品的格調,包括用盆特點,陳設環境時代特徵及欣賞物件等。繼承要有選擇性,要有取捨揚棄,不能全盤照搬。選擇具有鮮明的審美傾向性,不同的人,不同的時代在選擇上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取捨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鄭永泰作品《危崖飛渡》

(飄長120cm,培植19年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鄭永泰作品《雄風》

(樹高95cm,培植20年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鄭永泰作品(飄長70cm)

 

三是要師法自然,深入體驗。藝術源於生活,盆景源於自然,造型藝術要求藝術形象的創造要具有真實性,這個真實性不是對自然景物的照搬或複製,而是對自然美的高度集中,典型化的再現,經過高度集中,加工提煉,取捨後的能夠突出本質特徵的藝術創造是高於自然的藝術形象。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胡樂國作品《距離之美》(樹高73cm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胡樂國作品(樹高73cm)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▲香港吳成發作品《翠雲邀月》(75×65cm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臺灣梁悅美作品(飄長92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徐昊作品《月明松聲稀》(黑松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▲徐昊作品《曾受秦封稱大夫》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徐昊作品《守望》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徐昊作品《天語》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▲上海植物園藏品《高風亮節》(80×90cm)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李海良作品(飄長55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趙立新作品《黑旋風》(高80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陳關茂作品《意氣蓋九州》(高110cm)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石凱作品《昂首天外》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吳吉成作品《青蛇狂舞》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李忠作品《行雲流水》

 

盆景人要登山看松,心神領會,以松為師。松樹雖有千奇百怪,但其本性相同,它的整體形象與局部特徵都有共性特點,松的氣質精神是其天性的表現。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胡學新作品《唐韻》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姜軍利、朱黔貴作品《嵩山蒼松》(70×100cm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▲薛最常作品(飄長90cm)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譚紅女作品《臨崖滴翠》(飄長103cm)

 

松性本直,正常環境生長的松多為直幹型的。凡奇、怪之松都是在特殊環境下生長形成的,它自有生成原因,自有因果道理,在松樹創作時只要抓住本質與自然之理相通,藝術形象就不會失真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王如生作品《踏歌》(樹高120cm)

 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spacer.gif

▲ 陳迪寅作品

 

另外,在觀松時要善於捕捉具有特徵性的,典型的局部現象,如松的疤結是古松樹幹上的一個典型形象,松的枝幹容易出現「Z」型的轉折變化,還有松的層次形成,結構特點等等。這一點中國畫畫松時表現的真實生動,精妙之極。藝術家勤於觀察,善於發現,在創作時就能應用自如,靈感自現。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盧幸增作品《昂然回首》(90×120cm)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李研石作品《飛度》(50×100cm)

 

spacer.gif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▲高祥、高非洲作品《松魄》(130×170cm)

spacer.gif

▲歐陽國耀作品(飄長60cm)

 

攝影丨趙慶泉 鄭永泰 徐昊  羅曉東 劉少紅 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