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位專家為你總結的「育兒誤區TOP10」!現在知道還不晚!

今天

我們特意總結出這個「育兒誤區TOP10」

給新手媽媽敲響警鐘

也供有經驗的媽媽防微杜漸

Top1

寶寶盜汗、睡不安穩、枕禿

是缺鈣,需要補鈣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★★

寶寶出現什麼問題,都給扣上個「缺鈣」的帽子,甚至是有些醫院,自寶寶出院時,就給媽媽們開了一堆鈣劑,讓每天喝!

張思萊醫生

衛生部國家級專家

睡覺出汗、不愛吃飯、枕禿兒都不是病,「全民補鈣」才是病!很多家長已經讓太多的寶寶補了不必要的鈣!而寶寶是否應該補鈣,應該由醫生經過檢測後來判斷,而不是僅僅通過愛不愛出汗、有沒有枕禿來判斷的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6個月內,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;奶粉餵養的寶寶,奶粉中也已經添加了寶寶需要的鈣量。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,每天都要保證奶量。

寶寶添加輔食后,如果還是母乳餵養,或保證每天奶粉奶量600~800毫升,加上輔食中獲得的鈣,就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。

1~3歲的寶寶,每天保證400~600毫升奶量,多吃一些含鈣多的食物,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了。

但前提是,寶寶不缺維生素D,寶寶真正每天該補的,不是鈣,而是維生素D!

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通過促進鈣、磷的吸收進而調節多種生理功能。如果寶寶體內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,即使大量補鈣也無法吸收。

美國兒科學會:不主張只通過曬太陽來滿足寶寶對維生素D的需求,而是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Top2

寶寶濕疹、過敏、提高免疫力,吃點益生菌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★★

媽媽們之所以迷信、追捧「益生菌」,是因為太多人覺得它是「有百利而無一害」,什麼濕疹、過敏、增強免疫力都能治。

崔玉濤醫生

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

益生菌真的沒這麼神奇!只有這兩種情況,才真的需要吃益生菌!

第一種情況是,寶寶腹瀉或便秘。腹瀉和便秘的寶寶,腸道內菌群紊亂,服用益生菌可以起到平衡腸道內菌群的作用,緩解寶寶的腹瀉或便秘狀況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先找到寶寶腹瀉或便秘的原因。

比如,是細菌感染或輪狀病毒感染的腹瀉,要先對症治療;是吃蔬菜水果太少,纖維不足導致的便秘,要先補充蔬果中的纖維,再吃益生菌調節。這些治療都不能本末倒置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第二種情況是,寶寶因為生病,服用大量抗生素后。因為大量服用抗生素,不但殺死了致病菌,同時也殺死了腸道內許多有益菌。這時需要補充益生菌,重新建立腸道內的菌群平衡。

益生菌既不能治療濕疹(治療濕疹,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寶寶皮膚滋潤),也不能提高寶寶免疫力(吃益生菌少生病純屬商家炒作)。與其給寶寶胡亂吃益生菌,不如踏踏實實的好好母乳。母乳能夠給寶寶傳遞抗體和最好、最活的益生菌。

Top3

寶寶吃的東西

做的越軟爛越好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★

不少新手媽媽做輔食,總是擔心寶寶還嚼不好,或怕食物不好消化,而把輔食做得特別軟爛。但其實這樣做,反而不好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李瑛醫生

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兒科主任

寶寶輔食過於軟爛,不僅會影響寶寶牙齒、咀嚼肌的發育,甚至可能影響寶寶說話。寶寶添加米粉2個月後,就要開始吃些「不那麼軟爛的輔食」了。

一些孩子到1歲多了還在吃過於細軟的食物,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,吃硬一點的飯也有困難,這說明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遲緩,導致寶寶不會發音,語言發育落後。

寶寶輔食添加順序

6-8個月,寶寶吃米粉和各種菜泥、肉泥類食物。8個月左右,寶寶可以開始喝粥了,最好是稠一點的粥,讓寶寶有東西可嚼。

10個月左右,寶寶可以開始吃小麵條、小面片、類的食物了,嚼起來更加有質感。煮的很軟蔬菜條也可以給寶寶啃了。

1歲左右,寶寶可以開始吃小餃子、小混沌類,甚至是燜得很軟的米飯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判斷輔食是不是過於精細,要看寶寶有沒有「嚼」的動作:吃到食物直接咽,說明輔食太精細,你需要給寶寶的做的「粗」一些了;吃到食物嚼嚼再咽,說明輔食的「粗細」剛好合適,就是合適的輔食。

Top4

冬天乾燥防上火

應該給寶寶多喝水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★

冬天天氣乾燥,有些老人覺得該給寶寶多喝水,或者在沖奶粉時多兌水,充的稀一點,就怕寶寶會上火。

黃瑽寧醫生

台灣兒科男神醫生

6個月內的寶寶不需要喝水,喝水過多可能導致寶寶生長緩慢,甚至影響寶寶的腎臟健康!

6-12個月的寶寶喝水量,順其自然(如果寶寶推開了你喂的水,就不要再強迫喂水了)

1歲以上的寶寶的,每日每10kg體重喝1000ml水(包括奶、湯、水全部加在一起的量)

6個月以內的寶寶,母乳或沖調奶粉中大約90%都是水分,足夠寶寶對水分的需求,健康狀況下的寶寶,無需額外補充水分。6個月以內寶寶的胃就像乒乓球那麼小,若原本需要裝奶的位置,裝了水,寶寶營養跟不上,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。

而6個月以內寶寶的腎臟還未發育完全,寶寶的腎臟需要努力的工作,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,保持體內血液的濃度。若寶寶的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的運轉工作中,會影響到腎臟的健康。

只有某些特殊情況下,寶寶需要喝水,就是寶寶發燒大量出汗或腹瀉嚴重的時候。而這個時候給寶寶喝的「水」,不是一般的白水,而是補液鹽水。

Top5

母乳滋潤皮膚

可以治療寶寶濕疹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

不少老人有這樣的錯誤觀念:寶寶起濕疹了,塗點母乳吧,滋潤一下皮膚,還能殺菌消毒,濕疹就好了。

劉曉雁醫生

首都兒研所皮膚科主任

母乳屬於高蛋白的物質,塗到寶寶濕疹處,等於細菌培養基,反而更容易引起寶寶濕疹部位的感染!

寶寶濕疹不是病,所有寶寶,都可能在乾燥的季節患濕疹,這是小兒皮膚髮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!

不嚴重的濕疹用潤膚霜就夠了

一定要用夠量,才能起到潤膚、治療效果。還得每天反覆多次,加固保濕力度。通常每天要抹4-6次。並不是洗完澡才抹,不洗澡也得抹!千萬別哪裡有濕疹就抹哪裡,而是要照顧到包括濕疹部位的周邊皮膚區域。

嚴重濕疹必須用藥

很多媽媽對於寶寶用藥都是談「激素」色變,但是作為治療濕疹的首選葯,只要嚴格遵循使用量,激素藥膏就是很安全的。

激素藥膏用量:1周不超過20克;用藥時間:面部連續使用不超過1周;四肢、軀幹連續使用不超過2周;軀幹嚴重濕疹連續使用不超過4周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Top6

酸奶有營養

可以多給寶寶喝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★

酸奶是個好東西,口感好、營養好,是寶寶難得的健康小零食。但,市面上的酸奶,大多含糖量很高,並不適合寶寶喝!

范志紅

食品科學博士

「乳酸菌飲料」和「老酸奶」,盡量不要給寶寶買。如果300ml的可樂,含糖量是8塊的話,那麼「乳酸菌飲料」含糖量相當於11塊;「老酸奶」含糖量相當於10塊!可不能讓寶寶多喝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(超市中購買到的某酸奶的配料表)

酸奶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是5.6g

含糖量=5.6g-5g=0.6g

說明這杯酸奶里額外添加了0.6克糖

媽媽們給寶寶挑酸奶,一定要要先看配料表,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數越少,就說明額外添加的糖就越少,這樣的酸奶才更適合寶寶喝!

最安全的辦法,是自製酸奶給寶寶喝:原料簡單,牛奶、發酵菌,就這兩樣,完全躲開了超市酸奶的添加劑;現做現喝,保證有益菌的活力和數量,營養最優質。

Top7

寶寶發燒不得了

要趕緊去醫院看急診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

寶寶生病、媽媽著急!有一種「緊張型」媽媽,孩子一生病就跑醫院,發燒必須趕緊去看急診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陳英醫生

新世紀婦兒醫院門急診主任

有些寶寶雖然發燒了,但精神狀態還不錯,能玩也能吃,就說明寶寶的病不是很嚴重。這種情況下,即使發燒超過38.5度,都別著急去醫院了,在家自己吃藥觀察!

寶寶低燒時,先別著急吃退燒藥。讓家裡空氣流通,別給寶寶裹太厚的衣服,讓寶寶能自然散熱。

超過38.5℃,就需要吃退燒藥了。當然,38.5℃只是一個參考數,如果寶寶特別難受,不到38.5℃也可以吃退燒藥。

退燒藥只會在一段時間內起到退燒的作用。早上吃了葯,燒就退了,但晚上又燒起來,也是正常現象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發燒時出現這5種狀況時,提示媽媽要趕緊帶寶寶去醫院看看了:

①體溫降下來后,寶寶仍然精神狀態不好

②燒超過3天都沒好,仍舊持續體溫升高

③燒伴隨嚴重咳嗽,而且是發燒和咳嗽兩種癥狀都持續加重,沒有好轉跡象

④燒時,身上起疹子

⑤第一次就診后,寶寶又持續發熱超過3天

Top8

寶寶耳朵進水

用棉簽蘸干

媽媽犯錯指數

★★

給寶寶洗澡或是去游泳,很擔心寶寶耳朵里會進水,如果不及時清理,極可能會引起感染。但如果寶寶耳朵進水了,你用棉簽去清理,那還不如不要去清理了……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崔玉濤醫生

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

棉簽吸水效果差,會把水捅到更深處。如果寶寶耳朵進水了,應該用蓬鬆的棉球來吸水!

同樣大小的一塊棉花,做成棉簽后,就會變得很緊實,使吸水效果變差。我在桌上倒了兩灘差不多的水,左邊的水剛放上棉球,就被吸光了,而右邊的棉簽基本看不出任何吸水效果。

只要把棉球輕輕放在寶寶外耳道處,將寶寶的頭偏向進水的一側,就可以迅速吸出水,而不用擔心會傷害到寶寶的耳朵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Top9

給寶寶剪指甲

要剪得圓一點、短一點

才不容易划傷自己或藏污垢

媽媽犯錯指數

你給寶寶剪指甲,是不是也剪成右圖那樣?覺得剪成這樣就乾淨衛生嗎?其實這樣剪反而會破壞指甲的保護功能!很可能會導致下圖這樣的現象,這種現象就是我們俗稱的嵌甲!

劉曉雁醫生

首都兒研所皮膚科主任

大多數寶寶出現嵌甲,都是因為媽媽擔心指甲側邊的角太尖銳,一不小心會刮傷寶寶自己的皮膚,就把兩邊的指甲角剪掉一塊。但這樣剪反而會讓它長的更快,更加往甲溝方向長,形成一個刺狀的壓迫刺激,就會引發感染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寶寶的指甲千萬別剪禿

寶寶指甲如果剪得太禿,在平時用手抓東西時,指甲容易和甲床分離,指甲最前面的軟肉就失去了指甲的保護,很容易得甲溝炎!給寶寶剪指甲不需要特別短,只要指甲長度和指尖平齊就可以了!

寶寶指甲的修剪順序:

修剪寶寶指甲的時候,要先剪中間再修兩頭。因為這樣會比較容易掌握修剪的長度,避免把邊角剪得過深。最後指甲角突出的部分,用指甲銼磨平。

Top10

坐月子要老實躺著

不能運動

媽媽犯錯指數

在老人們的觀念里,坐月子就要「全副武裝」包裹的嚴嚴實實的,不能洗澡、不能幹活、更不能運動,老老實實在床上躺著。被老人們伺候月子的媽媽,也不得不照做,一個個都變成個「胖子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郭曉靜醫生

北京美華醫院副主任醫師

媽媽生完寶寶后,越早開始運動,身體機能、激素水平就會越早恢復。建議媽媽們產後3天就可以開始做「媽媽操」了。

媽媽操動作解析

動作一:手頸互推。雙手十指交叉,放在脖子後面;雙手向前推,脖子向後靠,手和脖子反向用力;反覆用力,堅持做1分鐘。特別適用於每天低頭餵奶、埋頭做輔食,頸肩部不適的媽媽。

動作二:互推手腕。雙臂向前伸,雙肘彎曲90度,小臂與身體平行;左手抓住右手臂,右手抓住左手臂;雙手反方向用力互推;邊用力推、邊抬高手臂,增加運動強度,堅持做1分鐘。這個動作預防胸部下垂、外擴,讓胸部更挺拔

動作三:捏捏下巴。頭部稍後仰,抬起下巴;雙手輕捏下巴贅肉;感受捏時的酸痛感,堅持做1分鐘。預防雙下巴,秒變小尖臉兒。特別適用於因為每天喝各種油膩湯水,浮腫、臉圓、下巴變厚的媽媽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動作四:掰掰手腕。左臂伸直,靠向身體一側;右臂彎曲,攬住左臂,向體側用力按壓左臂;交替換另一側,用同樣的方法拉伸,堅持1分鐘。緩解肩部疼痛,瘦手臂,預防肩周炎。特別適用於經常抱寶寶,手臂變粗、肩部疼痛的媽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