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熱下寒怎麼辦?張仲景這個方子管用!

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病,很流行,

十個人當中九個人都有,

這種病叫上熱下寒。

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?

 

因為上面動得太多。

眼睛老在動,看手機;

嘴巴老在動,吃各種各樣的垃圾食品,

喝各種各樣的冰鎮飲料,服用各種各樣的抗生素;

腦子老在動,各種念頭潮水一樣襲來,

操心完國家大事又操心自個小事……

唯獨不動的就是下半身,老坐著。

 

上面動的太多,血不足,氣有餘便是火,

這火本來可以引到下面,溫暖我們的手腳,

但由於久坐與飲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,

火被阻擋了,咋辦?

只好反彈上去唄,於是出現了上熱下寒。

 

 

天地有大宇宙,地氣溫煦向上,

天氣下降,天地交泰,才有了萬物生靈。

人體也有自己的小宇宙,

心火要往下走,溫暖我們的下半身,

腎水要往上走,滋潤我們的上半身,

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陰中有陽、陽中有陰、陰陽平衡,

就像太極圖一樣,是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。

 

 

具體來說,

上熱的症狀是:

動不動就上火,臉上長痘痘、口腔潰瘍、喉嚨痛、眼乾眼澀是常有的事,有時還牙齦出血,流鼻血……

 

下寒的症狀是:

大便不成形,便溏,腰膝酸冷,手腳冰涼,尿頻,還有宮寒痛經……

 

簡單來說,

上熱下寒就是由於中焦不通、陰盛於下、虛陽上浮導致的一系列症狀。

 

 

萬友一定要記住一點:

上熱下寒並不是你真的陽虛得厲害,

而是身體裡的火沒有被利用起來。

真正陽虛的人全身都會是一片寒涼的跡象,

而不僅僅是下半身。

 

上熱下寒到底怎麼調理?

 

張仲景不僅給了我們思路,

還給了我們方子,善哉善哉。

 

思路是:

打通我們的中焦脾胃,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,

這樣上下對流,自然就上不熱下不寒了。

 

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,

正氣內存邪不可干,引火下行是祛邪,

扶正祛邪雙管齊下,既治標又治本,

豈不妙哉?

 

我們一起來看張仲景的方子,

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瀉心湯:

 

甘草瀉心湯

 

炙甘草15克、黃芩9克、乾薑9克、半夏9克、大棗12枚(擘開) 、黃連5克。

 

以上六味,以水2升,煮取1.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溫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

 

萬友要注意,

煎藥時一定要煮後去掉藥渣,

把湯液倒出來再煮。

我們要遵循張仲景的思路,

這樣方子中的藥物才可以寒熱並行,攻補同施,

以達到最大的藥效。

 

我們來分析一下張仲景的方子。

 

要想打通中焦,首先要建中,要固住脾胃的正氣,

張仲景用了炙甘草、乾薑、大棗。

萬友對這三味藥很熟悉吧。

這是張仲景健脾養胃藥中的三味,

還有一味人參。

如果食慾不振,脾胃非常虛寒,

又不缺銀子的可以加入人參6克。

 

0 1

中焦有邪氣怎麼辦?

 

比如濕氣比如積食比如有痞塊,

這時候半夏就派上用場了,

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,

比如嘔吐,比如打嗝,它都可以搞定。

胃氣以降為主嘛。

 

0 2

上面有虛火又咋整?

 

不怕,咱有乾將黃連、黃芩呢,

這兩味藥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,

還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塊啊結節啊等一切絆腳石掃除。

 

甘草瀉心湯的神奇之處

 

這個方子有升有降,有守有攻,有溫藥也有涼藥。

不像有的大夫一看見上火就只用涼藥,

結果火暫時去掉了,很快就反攻,

而且比上次更猛,頻率也越來越多,

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,讓患者苦不堪言啊。

 

甘草瀉心湯的神奇之處在哪裡?

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裡說這個方子治狐惑病。

 

啥是狐惑病?

這麼說吧,凡是粘膜系統的病它都可以治療,

尤其對頭面部反反覆復遷延不癒的各種炎症有奇效。

 

 

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潰瘍,

比如扁桃體炎、咽喉炎、口角炎、牙齦炎、結膜炎、慢性胃炎胃潰瘍、腸炎痔瘡;

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療,

比如陰道炎等等;

甚至對胃癌、腸癌都有一定效果。

 

脾胃有濕熱做三個動作

 

1摩腹

 

【方法】

先把這兩個手疊在肚臍這個位置, 

順時針摩三十六,再逆時針摩三十六。 

 

順時針要越來越大,一圈比一圈大,

然後逆時針,要一圈比一圈小,

最後還要捂到這個肚臍上。

 

【功效】

順時針主要是瀉法,用來去濕熱。 

逆時針是補法,可以起到健脾胃的效果。

 

2提肛

 

【方法】

把拇指放到中指根,攥起來,這個叫握固。 

然後用勁兒收縮肛門就行了。

 

【功效】

萬友別看這個小小的動作,

不但能健脾,還能補腎。

這是咱們老祖宗,最長壽的那個老人叫彭祖養生健康的方法,

幾千年前就發明出來了,

現在外國人也把咱這個學走了,

為啥?

以下這些情況都可以練握固和提肛。 

 

有許多疾病,像糖尿病以後, 神經源膀胱經常有尿不盡,殘餘尿,滴滴嗒嗒, 甚至嚴重的尿失禁。

 

像糖尿病病人,也經常有拉肚子的,一天拉幾十次,也有合併便秘,大便不通的。

 

還有像男性的前列腺疾病,女性的陰道脫垂,子宮脫垂。

 

 女的還經常有一種病叫膀胱過度活動症,就是經常想尿,尿不盡、尿急、尿失禁,有的人一聽水管的水聲就想尿,有的一咳嗽就尿出來了。

 

3點壓足三里

 

【功效】

足三里有強壯的作用,

就是有病治病,無病防身。

有一句話叫「肚腹三里求」,

肚子有毛病,腹部有毛病,

都可以按揉或者艾灸足三里。

 

如果家裡有老年人,

可以給他們買根擀麵杖,

每天隨時隨地輕輕敲打足三里300下,

效果很好。 

 

艾灸脾胃

 

艾灸脾胃的穴位:

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足三里,

如果有腹脹、大便異常者加灸天樞穴。

 

 

後背的脾俞、胃俞自己不好灸,

可以採用竹製艾灸盒施灸;

 

 

中脘、足三里最好採用隔姜灸,效果最好!

每天一次,每次每穴7壯。

 

 

再說兩句:

萬大夫常常驚嘆並感恩於古人留給我們這麼好的東西,

希望萬友受益的同時也分享出去,

讓古老而智慧的中醫發揚光大。

 

一定要改變那些導致上熱下寒的習慣,

不然藥就白吃了。